品德教育-「學習自律,尊重包容」教學活動教案
教學設計名稱 |
感謝有您 |
||
適用年級 |
四~六 |
教學設計者 |
羅馥華、王貞驊 |
相關學習領域 |
綜合活動 |
教學時間 |
160分鐘 |
附件與資源 |
ˇ學習單 ˇ相關軟體 ˇ評量單 ˇ參考照片 |
使用教具 |
電腦、單槍、四開圖畫紙 |
教學方式 |
故事引導及討論、生活經驗分享、省思、填寫學習單、評量單 |
||
教學目標 |
|
||
相關能力指標 |
國語文 B-1-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。 C-1-2能有禮貌的表達意見。 C-1-4能把握說話主題。 綜合活動 1-1-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。 3-1-1舉例說明自己參與的團體,並分享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的經驗。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成員。 健康與體育 6-1-3展示能增進人際關係、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。 6-1-5了解並認同團體規範,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。 |
||
設計理念 |
「感恩」是一種生活態度,也是一種品德。看看現代的孩子,懂得感恩的有多少?常常在發給孩子禮物或獎品的時候,都要再提醒他們:「你要跟老師說--謝謝呀!」這是孩子在生活中原本就該學會的禮貌,可是,直到小學高年級了,卻還是要老師不斷的提醒,可見「感恩」在現在孩子的生活中何等缺乏!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,他們只知道有自己,而不知道如何愛別人,所以,教導他們學會感恩,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。如果人與人之間少了感恩之心,必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,因此,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。藉由感恩教育,讓孩子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恩之心。「心存感恩,知足惜福。」在現今富裕的生活中,除非讓孩子知道為生活的小事感恩並培養感恩的態度,否則不可能有真正的滿足與成就感。懂得凡事感恩的孩子,生活中必充滿喜樂;同時也會成為有禮貌的好孩子!
|
||
評量方式 |
學生發表及心得分享、填寫學習單、觀察日常生活表現與態度 |
教 學 設 計 內 容 |
|||
項目 |
時間(分) |
活 動 步 驟 |
教具 |
引起動機
活動一
活動二
活動三
|
10分
30分
40分
40分
40分
|
引起動機: 【1】說故事時間:最貴的項鍊 【2】省思與討論:
【3】歸納統整:老闆因為看到小妹妹的天真無邪,加上小小年紀就能感念姐姐代母職的辛勞,便「體貼」的把貴重的項鍊賣給她。在老闆的心裡—他認為小女孩難能可貴的感恩行為,是無價的。 幫助別人和受人幫助,同樣都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和快樂。幫助別人的方法很多,如果能在別人最需要時伸出援手,即使只是幫個小忙,也能讓對方受惠無窮。
活動一:感恩智慧王
【1】『感恩』就是---用言語或行動讓他人知道---因為他的付出或作為,曾經令自己在生活中得到幫助或啟發。
★當你遇到下列狀況時,你會如何用行動去表達「感恩」之意呢? 狀況題:狀況【食】、狀況【衣】、狀況【住】、狀況【行】、狀況【育】、狀況【樂】
u【食】:午餐時間,同學幫您打菜盛飯,你應該如何表示? 「愛就是把飯吃光光」的意思是什麼? u【衣】:每天上學前,你是否會依照課表規定穿著服裝?穿著乾淨的制服或運動服時,你是否會注意保持整齊清潔?為什麼? u【住】:午休時間,你能安靜睡午覺,應該感謝誰?為什麼? u【行】:上下學時,常看到愛心媽媽和導護老師在路口不畏風雨,為大家導護交通,讓大家能一路平安。你應該對他們說什麼? u【育】:上課時,你是否能專心聽講?為什麼?老師跟你講話時,你會有怎樣的表現? u【樂】:使用遊樂器材時,你是否會發揮公德心,不隨便破壞?為什麼?
【2】歸納統整: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--懂得感恩的孩子,是最聰明的,因為他知道,一個人的圓滿成就,並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成功,一個人從小,父母的生養、師長的教導、社會資源的提供,每樣都需要大家去感恩! 【3】學習單---感恩筆記簿
活動二:感恩大聲公 愛在心裡,口常開 【1】遊戲規則-- 1.引導小朋友在四開圖畫紙上寫出一句「感恩的話」。 2.將全班小朋友分組,讓小朋友上台分享「感恩的話」,並簡單講述感恩的理由 。 3.聆聽同學的發表後,大家一起票選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感恩故事。 【2】學習評量單-「感恩大聲公」 活動三:愛之味謝親恩 *配合「感恩月—慶祝母親節」 【1】製作愛之味蛋糕--『從感恩出發,用愛創造幸福』透過班親會向瑪麗亞社會福利基金會購置「瑪莉媽媽幸福魔法蛋糕」,一方面鼓勵小朋友將感恩的行動推及到社會需要幫助的人—看見並感受身心障礙者的生命經驗,思考自己可以如何透過行動來協助身心障礙者。 另一方面,想想家人在自己生命中的付出,以行動表達感恩,能夠更珍惜自己的幸福。 【2】媽咪我愛您--鼓勵家長參加,除協助小朋友製作「愛之味魔法蛋糕」外,並於製作完畢後,由小朋友親手將蛋糕送給媽咪,並說出祝福的話。 【3】學習單—有您真好
|
|
參考資料 |
把這份美德傳下去 |
||
教 學 要 點 及 注 意 事 項 |
|||
小朋友對於「感恩」的界定較模糊,因而必須告知他們所謂「感恩」便是---用言語或行動讓他人知道---因為他的付出或作為,曾經令自己在生活中得到幫助或啟發。 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--重點在於呈現「惜福感恩」的心路歷程,幫助別人和受人幫助,同樣都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和快樂。幫助別人的方法很多,如果能在別人最需要時伸出援手,即使只是幫個小忙,也能讓對方受惠無窮。 |
|||
追 蹤 活 動 /實施效益 |
|||
「寓教於樂」--透過遊戲的方式,可讓小朋友在沒有壓力的學習情境下,得到更有效率的學習成效。同時,老師可在不同的課程或用來排解學生糾紛時靈活運用,例如:分組競賽以統計當天該組組員「說感恩的話」的積分為決勝依據…等。
|
|||
成效分析 |
|||
在日常生活中,不論在何種情況下,藉由「知恩圖報」的作法,培養感恩的心,讓學童體會到:每個人多付出一份心力,世界就多一分美好。現今小朋友大多缺乏「感恩」的態度,透過分享與討論—鼓勵孩子本著「感恩心」,對人說該說的話,多讚美他人,多用行動去關心、幫助他人。讓他們體會了—原來「感恩」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! |